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反映对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相关规定一无所知,对社保缴纳比例也不清楚。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在基础教育阶段,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法治和社会规则教育。
进入大学后,学生仍以专业课程为主,对职业规划、就业知识、金融知识等重视不够。虽然不少大学开设劳动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教学形式往往单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覆盖面有限,教学覆盖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指导性不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校还应坚持“学生第一”的原则,想学生之所想,尽力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开设社会知识课程时,必须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许多大学都尝试开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例如,东南大学开设了《个人理财与证券投资分析》、《大学生情绪心理学》、《烹饪理论与技术》等通选课。其中“健康睡眠,快乐生活”,老师会带领学生走进野草。 ,除去茂密的草丛,仔细寻找清肺润燥、舒肝明目的带霜的桑叶,采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白茅桑根。再比如,南京农业大学开设了《运动减脂》。一名学生通过了这门课程,4年内体重从280斤减到了140多斤。再比如,武汉大学开设的“爱情心理学”很受学生欢迎。由于上课的学生太多,教室不能拥挤。有的学生打开教室外面的窗户听课,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板凳带进教室。
那么,学生到底想学什么,哪些课程在学生眼中“有用”呢?笔者在对未来毕业生、大学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等群体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回答“他们最希望从学校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一问题时,最受欢迎的选择是“就业和就业”。职业选择》和《劳动法知识》。生活技能”和“出国留学”选项。绝大多数辅导员和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准备、法律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的指导。除了提供信息渠道、普及正规就业平台外,还应拓展就业实践课程,开展就业模拟。 ,对简历投递和面试提供特别指导。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应该为非研究生提供就业指导、金融知识、生活技能等实用课程。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品德、培养人。学生成长的目标是成才、成人。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多做“无用的工作”,多读“无用的书”,努力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同时,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大学课程要以道德修养为基础,充分考虑专业学科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衔接和衔接。 。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各类课程,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生存策略”和技能,使他们提前了解社会现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高校要围绕学生的迫切需求和需求,打造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把“实用课程”变成真正有用、解渴的课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探索建立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通识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合作单位就业标准等多方面因素,持续跟踪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加强普及性课程。学生必要的社会知识。
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作为提高职业素养、道德修养、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设立劳动周、劳动月,推动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科研第一线,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专业服务等。倡导“工匠精神”。精神”,用匠心创造优质产品,通过劳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专业经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诚实做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
进一步丰富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社团活动,扩大社会实践参与范围。我们提前考虑毕业生就业,针对大三学生举办“专题实习招聘会”,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模拟招聘”、“模拟面试”和“职业体验周”及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整合社会多方资源,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加强与司法仲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行业互动合作。充分利用生产企业、院校、科研院所资源,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研讨会,帮助更多大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职场。聘请相关业务人员、优秀校友等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大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全面充实师资队伍。
探索开展个性化提高就业能力指导,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通过课堂讲授、讲座、面对面个性化指导、团队培训等形式,传授实际就业经验,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陈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enzhenlaifushi.com/html/tiyuwenda/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