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冠军中国组合刘雨桐(右三)/尹梦露(左三)、亚军日本组合里美里奈(左二)/山崎由真(左一)、季军组合泰国组合Vet Vitan(右)2)/Pookham(右一)在巴黎残奥会羽毛球女子双打WH1-WH2决赛颁奖典礼上。新华社记者 邢光利 摄
9月3日,巴黎残奥会盲人足球A组小组赛中,中国队球员朱瑞明(右)在比赛中出场。新华社记者 熊琪 摄
9月4日,石怡婷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张成 摄
□人民日报记者 李阳
“这枚金牌不仅属于我,也凝聚了团队的力量。”邹丽娟为中国残奥田径队夺得队史第200枚金牌;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冯雁科夺得轮椅,击剑运动员斩获B级金牌后与对手互致问候……巴黎残奥会进行到一半,中国体育代表团凭借出色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多方赞誉,生动诠释了“勇气、决心、动力、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奖牌和荣耀的背后是运动员们的顽强拼搏和超越自我的努力,这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暖心的细节汇聚成一阵阵温暖,流淌在人们的心里。
超越胜利与失败
“虽然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我们总是尽力互相帮助。”
女子羽毛球双打WH1-WH2决赛中,中国队组合刘雨桐/尹梦露以2:0击败对手。夺冠后,两位2000后的年轻球员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庆祝。
赢得这场比赛并不容易。刘雨桐/尹梦露多次落后,但凭借默契的配合,最终一分胜出。
东京残奥会上,同一项目、同一对手,刘雨桐/尹梦露苦战3局,遗憾落败。随后的几年里,他们并肩作战,不断打磨球技、锤炼心态,最终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我们比3年前更加自信和冷静,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当我们犯错时,我们互相鼓励;当我们更多出手进攻时,我们也能及时为对方提供支持。”刘雨桐说道。 “三年来,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赢得这个冠军真是令人兴奋!”尹梦露说道。
在赛场上,残奥运动员不仅是队友和对手,更是传播“体育精神”残奥理念的使者。
田径女子200米T36决赛中,中国队两届残奥会冠军施依婷与该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新西兰队丹妮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较量。出发没多久,两人就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最终,石依婷以27.50秒的成绩刷新残奥会纪录,获得金牌,丹妮尔则以微弱差距获得银牌。
比赛结束后,两个女孩互相拥抱。 “这两年丹妮尔的表现进步很快,下半场打得很拼,我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石亦霆叹了口气,“没想到这次我能跑得这么快,是强大的对手让我变得更好了。”我的。
中国队选手周鹏在赛前训练中意外受伤,但他仍然坚持站在男子100米T38田径决赛中。当周鹏赛前包扎腿部时,站在他旁边的伊拉克队和美国队球员主动上前帮助他。这一暖心的一幕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虽然我们是对手,但我们总是尽力互相帮助,这也是残奥会的魅力所在。”周鹏说道。
互相成就
“我百分百信任他,是他让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在伊夫林省圣康坦自行车馆,每当有中国队球员上场比赛时,场边总能看到李鹏教练的身影。他一手拿着秒表,另一只手用力挥舞,大声喊叫,为运动员加油。
“我会告诉选手每一圈的时间,也会提醒他们调整身体姿势,尽量减少风阻,加快速度。”李鹏说,从教练组到队医、装备维修技师,球队都拧成一股绳。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
和李鹏一样,很多教练员都为残疾人运动奉献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羽毛球队教练张先明从2001年开始执教残疾运动员,见证了中国队在这项赛事上的进步。田径队教练孙宝全根据不同队员的特点,因材施教。 “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耐心,他们会变得更好。”你带来了惊喜”;龚秀红退役后开始担任轮椅击剑队的教练。她总是说队员们激励着她,“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充满了活力。”
残奥会的场面感人至深。
通过引导绳,视障运动员何珊珊与领队尤俊杰在赛场上并肩作战,全力冲刺,最终夺得女子1500米T11田径赛的银牌。
标兵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何珊珊和尤俊杰已经配合得很好了。 “我百分百信任他,是他让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何珊珊说。游俊杰也从何珊珊身上学到了很多,“她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敬佩。”
盲人足球是一项五人制比赛。作为比赛期间球队中唯一视力正常的运动员,守门员身兼数职。除了守住球门之外,防守时还必须给队友发出声音提醒。进球后,你必须将队友聚集到场上。离场时,必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让队友把肩膀搭在你的肩上,连续离开。
“在场上,我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支持大家;在场外,我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保证大家的安全。”中国盲人足球队门将吴利民说:“我们是队友,也是家人。”
9月4日,周鹏在比赛中尝试跳跃。新华社记者 蔡阳 摄
9月2日,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福(右二)与领队吉尔玛(右一)、中国选手何珊珊(左二)与领队游俊杰在比赛中进行比赛。新华社记者 蔡阳 摄
携手并进
“残奥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残奥会为残疾运动员提供了展示才华、追求梦想的平台。这也成为人们了解残疾人潜力、积聚前进力量的好机会。
每届重大赛事中,徽章交换都是赛事中最受欢迎的部分,巴黎残奥会也不例外。在残奥村,中国队举重运动员谭玉娇向记者展示了交换的徽章。每枚徽章设计精美,充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元素。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熊猫徽章和龙年特别徽章很受欢迎,大家都在争着交换。”谭玉娇表示,通过小小的徽章,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在异国他乡比赛时遇到困难怎么办?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的第一反应是寻找“中国朋友”。最近,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的盲人运动员的眼罩和垫圈用完了。接到求助后,中国体育代表团迅速送去了物资。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中国朋友的热情帮助。”
活跃在各个比赛场馆的中国志愿者也是巴黎残奥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周到的服务和温暖的笑容赢得了赞誉。留学生张欣桐主要负责残奥村轮椅击剑训练馆的服务保障。 “每一位运动员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努力为他们服务好。”志愿者张新童提供中文、英文、法文翻译服务,“残奥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张新迪说道。
近日,“美丽工坊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女性文化创意作品展在巴黎举办。 300多件精美作品展现了中国残疾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光,我们也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中国残疾妇女代表唐占新说。
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enzhenlaifushi.com/html/tiyuwenda/7342.html